银行系统票据管理解决方案
一、关于银行
金融产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关系到举国上下的民生,在信息化理财的时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不断变换着人们的理财方式。信息技术的先进与否成为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取胜的关键。这对银行的信息管理技术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银行稽核部门仍以传统的事后翻阅凭证、帐表的手工操作方式为主,存在效率低下、信息反馈不及时等缺点,给防范金融风险带来一定的困难。有效整合银行的数据信息、文件资料成为目前银行首要建设的任务之一。
二、银行票据管理现状
1、 票据不经分行保存,分行不能集中管理、统一控制。传票查询不能在分行集中进行,要下到各个分支业务点,很不方便。
2、每个分支业务点、业务部门需分派人员、精力管理票据,并需建立各自的票据库,占用办公空间,实际上增加办公费用。
3、票据手工建档,手工查询,归档劳动强度大,容易出错,费时费力,影响效率和服务质量。一段时间后,票据不能在本地查询,要到很远的票据仓库查询,更增加查询麻烦。
4、由于原始票据只有一份,而且通常经过装订,票据查找时要拆开装订后再装订好,这样的过程对票据损害会很大。票据放回时,若发生错误,将为再查询制造困难。
5、按国家有关法规,银行的票据要保存 15年,有些需要永久保存,但传统的保存方法使纸质的票据在正常条件下很难在15年内保持完好,更何况永久保存。
6、票据缺乏安全备份,难免水灾、火灾、虫鼠叮咬,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
7、票据不能在现代电子网络上传输,不能满足办公现代化要求。
8、人工进行印鉴对比,存在人为干预和误判隐患。
银行每时每刻所产生的大量纸张文件对于银行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宝贵资料和财富。然而,传统的纸张管理方式存在着诸如保管困难、传递落后、查阅不便、空间不足等等诸多管理上的困扰,无法满足目前高速度、高效率的办公节奏。建立安全、有效的管理方法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自动化的、扩展性强的文档信息管理系统。
三、银行票据数据化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银行所面临的现状问题,从银行实际工作流程出发,融品基业特开发出一套票据影像管理方案。 实现了银行在现代化办公要求下的诸多功能。主要体现在:
1. 储蓄业务 银行储蓄业务一般票据量相当大,在事后监督上采用集中录入方式处理,选择高速OCR录入设备,把系统与事后监督相联,可实现票据的各数据项和影像的自动录入。并与业务主机上的数据实现自动对比,可节省传统事后监督上所需要的大量人力和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2. 会计业务 会计业务可根据业务量选择不同的录入设备,与其事后监督系统相联,完成其影像存储。
3. 信用卡业务 银行信用卡业务中票据种类较多,而且大小不一样。象签购单等业务凭证可和事后监督系统联机录入。信用卡申请表,客户资料等大幅面凭证可采用高速扫描作批量录入。
4. 国际业务 国际业务处理与会计业务类似。
5. 储蓄业务 银行储蓄业务一般票据量相当大,在事后监督上采用集中录入方式处理,选择高速OCR录入设备,把系统与事后监督相联,可实现票据的各数据项和影像的自动录入。并与业务主机上的数据实现自动对比,可节省传统事后监督上所需要的大量人力和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6. 会计业务 会计业务可根据业务量选择不同的录入设备,与其事后监督系统相联,完成其影像存储。
7. 信用卡业务 银行信用卡业务中票据种类较多,而且大小不一样。象签购单等业务凭证可和事后监督系统联机录入。信用卡申请表,客户资料等大幅面凭证可采用高速扫描作批量录入。
8. 印鉴识别 验印系统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数据库及模式识别、神经网络及模糊识别技术实现对印鉴进行真伪识别。 验印系统先将预留印鉴通过扫描仪式输入印鉴数据库。在需要验印时,将需对比的预留印鉴从数据库中提取出来。然后,通过扫描仪式将待测的印鉴图形输入计算机,在计算机中将两枚印鉴图形自动配准,相互重合以后,对印鉴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最后根据两枚印鉴的差别大小给出结果。
四、文件数字化流程
1、影像采集
由于当前文件的特点是数量大、幅面不同、厚薄不均、字迹深浅不一,因此对数字化扫描设备的要求较高。原件的扫描与存储格式完全按照银行业的规定执行。扫描人员按照《扫描与处理工作说明书》的要求,填写移交清单(此移交清单是票据整理人员和扫描人员共同填写)并签字领取,再进行数据化扫描。扫描图像使用先进的图像扫描处理软件,可根据原稿质量,对系统进行定义,如自动倾斜校正、自动去污、自动分文件等批处理功能。确保文件数据化得质量,采用专业的技术手段,在扫描图像质量清晰的情况下,使原件完好无损。 2、图像处理 融品科技档案数字化系统采用自动化处理和人工处理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图像质量的完美。通过校对系统对图像进行校对,确保图像顺序正确、去斑点,在校对时,发现不合格图像及时返回前一工序进行改正。 (1)污渍、黑边、偏斜处理 (2)全文字面的扫描密度 (3)粘帖页与表格 (4)插图 (5)照片页的处理 (6)存储格式与页面空间分辩率:200dpi图像格式:TIFF、JPG储存空间:A4,20-30KB/页 3、质量检验 对扫描处理完成后的图像进行检验,对各种票据的文本和图像页的匹配等进行全面检验。 对文本域录入与文本录入域的标引、文件的页号及页数进行对比,对扫描前图像页的标引与扫描后的图像页的编号与页数进行对比,发现不合格的数据及时退回上一流程重新处理。 4、挂接、存储 文本域录入和扫描处理检验后的图像成品,由系统自动进行文字图像与系统的匹配挂接。挂接到档案管理系统中后,进行再次的成品验收。
五、数据化信息解决方案效益体现
- 票据凭证等以电子文件格式保存,大量节省了为长期保管档案而占用的库房空间。据初步测算,光盘的库房占用量只有其相应数量的传票的库房占用量的 5%。
- 使用电脑快速查询票据,而免去了为了查一张原始票据而跑到库房手工翻帐的麻烦,并大大地缩短了从提出查询需求到查找到票据的等候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 有利于传票的规范化管理。票据管理集中化以后,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传票管理制度,使票据更加安全。同时,有助于真正执行票据销毁制度,使传票保存量不至于无限膨胀。
- 有效延长票据的保存时间。保存在数据库中的票据一般可以进行永久保存,这远远超过了纸张票据的有效保存期限。
- 传票集中以后,使得各分支机构没有必要再各自保存各自的传票(一般为最近一年的票据)。这样,对于各分支机构而言,既可以将有限的空间尽量用于办理业务,由可以免去很多相应的人员及管理费用。
- 解决 10~15年以上票据的处理问题。有条件的银行可以考虑将超过规定保存期限的票据存入光盘,然后将其原件销毁,从而也可以节约大量库房空间。
- 防范金融风险:方案减少了人工干预票据管理的环节,不仅最大限度的杜绝人为失误,而且能够通过票据的及时处理(第二个工作日)洞察非法票据,将基于票据的风险隐患降到最低。
|